宝洪茶
云南宜良
宝洪茶这个名字,最早见于康熙五十五年(1716)的《宜良县志》,一首竹枝词中,有着“别有清供诗料品,云台松子宝洪茶”的记述。
但是,很多人不知道的是。这生长在云南宜良县的宝洪茶,其实已经有着近千年的历史。早在唐朝时期,自外省来的僧人传教时,就将家乡的茶种一并带来,为这片土地带来了不一样的色彩。
僧人带来的茶种源自何方,似乎没有确定的实证。但是,作为高香型的茶树品种,宝洪茶香味十分浓郁。当地甚至流传着“屋内炒茶院外香,院内炒茶过路香,一人泡茶满屋香”的说法。
因此,宝洪茶还有一个名字,叫做十里香茶。
外形扁直平滑,形似杉松叶,隐毫稀见,色泽绿翠。图源:昆明市宜良县文化馆
一般来说,宝洪茶在雨水时就开始采摘,比一般茶叶都早。不过由于历年产量都很少,虽历史悠久,香气高锐,味浓鲜爽,但知名度不是很高。
需要注意的是,宝洪茶性寒,贮藏1~2年后的陈宝洪茶可以达到清火解热的药理功能,体寒的人要注意不要过度饮用。
碧螺春
江苏苏州
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洞庭山,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。
关于碧螺春这个名字,有人根据观察,说它是因为颜色是诱人的碧绿,形态卷曲成螺,又产于春季,故名“碧螺春”。
但也有人愿意相信它和爱逛江南的皇帝们脱不开关系。
相传,洞庭东山碧螺峰的石壁上,有几株野茶。当地的老百姓偶尔会采茶来喝。
有一年,茶树长得特别茂盛,人们争相采摘,竹筐装不下,只好放在怀中。茶受到怀中热气熏蒸,奇异香气忽发,采茶人惊呼“吓煞人香”,此茶由此得名。
有一次,清朝康熙皇帝游览太湖,巡抚宋公进“吓煞人香”茶,康熙品尝后觉香味俱佳,但觉名称不雅,遂赐名为“碧螺春”。
是真是假,谁也说不清楚。但碧螺春的香气确实十分浓郁。
碧螺春有“一嫩三鲜”之称,这三鲜指的就是茶的色、香、味。它外形条索纤细,卷曲如螺,满身披毫,色泽银白隐翠,冲泡后白云翻滚,汤绿水澈,香气浓郁。
又因为种植在茶果之间,碧螺春自带茶果香味,饮后生津回甘,回味无穷。
当地茶农对碧螺春描述为:“铜丝条,螺旋形,浑身毛,花香果味,鲜爽生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