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们常说,中国茶叶按照发酵程度的不同以及综合制法,分为六大茶类。通常我们所说的发酵,多是指生物体对于有机物的某种分解过程。但这里的发酵一词,在中国茶叶的惯用语境中,则与微生物发酵全然不同。

image.png 

在茶叶中,一片绿叶是通过控制生物氧化而被加工成绿茶、红茶、乌龙茶等,这一过程也被错误地称作发酵。而茶叶的发酵其实是在细胞壁破损后,存在于细胞壁中的氧化酶类促进儿茶素类进行的一系列的氧化过程。这一过程更像是一系列的酶促反应,也许更应该被称作生物氧化

image.png 

在茶叶的细胞里,儿茶素类存在于细胞液中,而氧化酶主要则存在于细胞壁中,而非主要存在于微生物中,所以需要使细胞壁破损。这也自然解释了茶叶发酵需要揉捻的原因。根据多酚类物质氧化程度的不同,也就区分了全发酵半发酵轻发酵。在红茶中,多酚类氧化程度很高,则称之全发酵”;乌龙茶中多酚类的氧化程度约一半左右,则被称为半发酵

image.png 

 

例如在台湾高山茶的加工中,发酵目的是使叶子中所含儿茶素氧化。叶色由绿色转变成墨绿色,生成台湾高山茶特有的颜色。茶叶液胞膜受损伤后,液泡内的多酚类、氨基酸等物质,逐步被氧化,同时由于儿茶素氧化,使叶子中一部分物质进行化学作用,形成台湾高山茶特有的色香味品质。

文山包种茶的发酵程度最低,有被称为第一清茶的美誉。上品的文山包种茶是带有活性的,香味和滋味都带有浓厚绵密的变化,慢慢下咽后,是一缕清香气韵!

image.png